投稿须知
  《西南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》是教育部主管、西南大学主办的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,每月底出版。主要刊登农业科学、生命科学、地球与环境科学、数理科学与 ...

盛夏高原涡生成频数与初夏大气环流背景场的关系

作者:李宛鸿 范广洲

关键词: 青藏高原; 高原涡; 大气环流;

摘要:基于ERA-interim再分析资料,通过客观识别法得到的高原低涡统计数据集,选取1986-2015年7月高原低涡生成频数的多发年与少发年,通过相关分析与合成分析等方法分析7月生成的高原低涡频数与6月的大气环流之间的关系.主要结果如下:(1) 7月高原低涡主要生成在28°-36°N纬带内, 90°E以西生成的高原涡数量占全部的74.68%;(2)高原低涡多发年,高原低层相对湿度大,尤其改则—申扎(30°-34°N, 84°-90°E)与左贡(约29°N, 97°E)地区;整层大气热源偏强, 90°E以西地区垂直方向上各层均表现为热源.高原低涡少发年, 6月32°N以南低层相对湿度小;整层大气热源弱,垂直方向上低层表现为热源,热源偏弱.(3)高原涡多发年,高原涡主要生成范围内低层被正相对涡度控制,并且相对涡度偏大;高原主体范围内基本为上升气流,低层上升速度偏大,气流低层辐合,高层辐散,强度偏强,但在高原90°E以西与90°E以东有一定差异.高原涡少发年,高原涡主要生成范围内低层被正相对涡度控制,但相对涡度偏小;高原主体范围内为上升气流,低层上升速度偏小,气流低层辐合,高层辐合,强度偏弱. 


上一篇:四川泥石流灾害分区及其与诱发降水关系
下一篇: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生态补偿计算研究

学校地址: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 邮政编码:400716(渝ICP字 06000300号)